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向当地驻军发起突然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反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自此开始。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江苏省委坚决贯彻党的白区工作会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的白区工作总方针,以及“勤学、勤业、勤交朋友” 的三勤方针,稳健妥善的处理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的关系,不但省委一级的党组织从无到有,基层党组织也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1939年下半年上海的政治局势日趋恶化后,中共江苏省委及其基层组织,及时转变工作策略和工作形式,省委则在形势异常恶劣的1942年,撤往华中抗日根据地,实行异地领导,从而保证了各级组织基本没有遭到破坏,并且在战斗中日益巩固和发展,到抗战胜利,上海市区6个系统的党委,领导着33个下属产业或地区党委,160余个基层支部,为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上海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民主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七七事变后, 日本军方几经密谋,作出了向上海增兵,待机进攻上海的决定。1937年8月13日上午,日军海陆战队向宝山路中国军队阵地进攻,中国守军当即迎头痛击,,为期三个月的淞沪战役从此开始。
全面抗战爆发后,各界群众救亡运动蓬勃兴起。1937年7月28日,由文化界救国会改组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文协”) 举行成立大会,这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群众救亡协会。
图为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时《申报》的报道
职协领导的国民歌咏救亡协会,在各个救亡协会歌咏队中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它由53个歌咏队组成,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何士德等都是该会会员,他们的歌声,出了全民族抗日救亡心声,鼓舞着群众的革命激情。
图为国民歌咏救亡协会宣传队出发前的合影
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上海党组织发出了“武装民众” 的号召,要求各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发动群众立刻自动组织起来,成立军事的、半军事的组织。各个救亡组织纷纷建立战地服务队、宣传队、救护队、慰劳队、,募捐队、运输队等,组织会员参加各项抗日救亡活动,推动了群众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
图为上海妇女在照顾受伤将士
1937年7月,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赴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时途经上海,在贵州路中国饭店会见了潘汉年和刘晓。周恩来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形势,指出围绕全国抗战这个总任务,上海党组织应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上层统战工作,扩大党的影响。
图为周恩来会见潘汉年和刘晓处(今铁道宾馆)
1937年11月初,中共江苏省委正式成立,书记为刘晓,副书记刘长胜,组织部长王尧山,宣传部长沙文汉,军委书记张爱平。中共江苏省委以上海市为工作中心,同时领导沪宁、沪杭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地下党的工作,还担负江浙敌后农村抗日武装游击战争的开辟工作。
图为江苏省委机关聚籁达路旧址,今巨鹿路211弄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