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江苏省党部遗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江苏省党部遗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205弄(原望志路南永吉里)34、41号。
1924年5月中旬,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于松江成立。鉴于松江地区偏僻,不便联络,同年7月迁至南永吉里34号。五卅运动中,中共中央决定动员全市开展罢工、罢市、罢课运动。恽代英、侯绍裘在此召开国民党各方面负责人会议,动员、布置“三罢”斗争。孙中山逝世后,临时省党部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共同发起举行追悼活动,并通令江苏各级党部举行追悼活动,派人参与各地党部的追悼活动,并积极宣传国民革命。
(1925年8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成立大会合影)
1925年8月23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正式成立,成立典礼在闸北景贤女中举行,办公地点仍设在南永吉里34号。随着工作扩大,增租同弄41号为各部办公室和宿舍。省党部执行委员有:柳亚子、朱季恂、侯绍裘、张应春、宛希严、刘重民、黄竞西、戴盆天和董亦湘等9人。
1925年7月,戴季陶出版《国民革命和中国国民党》小册子,曲解孙中山三民主义,反对阶级斗争学说。侯绍裘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名义致函国民党中央,控告戴季陶,要求严禁小册子。1926年1月,侯绍裘、朱季恂等在国民党二大上,谴责西山会议派和国民党右派。1926年5月,为培养农运骨干,省党部选派了10名学员去广州参加由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班学习。期间毛泽东通过向浙江、江苏学员调查所得的材料,写成了《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刊登在1926年10月25日出版的第179期《向导》上。
1927年4月,侯绍裘遵照党的决定,率江苏省党部大部分人员迁往南京。
资料来源: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