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下午,由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和上海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版画与上海城市变迁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上海版画家和文史专家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周德明、邢建榕、王兴康、严爱云、卢治平、王成城、徐明松等十一人发言,围绕新中国七十年上海城市的变化与版画创作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认为,上海是我国新兴版画的发源地。在人民革命时期,版画作为艺术武器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949年以后,版画在记录城市变迁,反映时代进步方面仍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家注意到上海的版画家在七十年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建设、建筑、人文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反映出了新中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版画自身的艺术形态、表现方式、色彩和材质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具有新的艺术生命力和表现力。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版画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方的某些元素,进行了融合创新,使得版画别开生面,呈现了“百花齐放”新境界,更具有感染力。
与会者认为,近年来上海图书馆致力于版画的收藏、保存和研究,功不可没。他们收藏了3500余幅海派版画,留下了城市变迁的重要图像资料和艺术作品,也给版画家带来了作品的流向空间。大家对上海图书馆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更加关注上海版画的振兴和发展,给上海图书馆等收藏研究机构以更大的支持。
与会的版画家认为,上海的版画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创作团队。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些年版画的创作和发展也碰到了一些困难,比之于中国画和油画有被边缘的危险。大家希望美术界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版画的创作和使用。大家谈到了上海现在没有一个版画的画院和杂志,缺少活动的空间,希望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变。专家也提到了版画创作与文创产业融合的课题。
上海政协文史委主任马建勋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并讲话,他对专家们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用版画来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很有意义,版画所蕴含的文史价值值得我们更加重视。版画有特定的文化担当和功能,可以像当年新兴木刻一样发出呐喊,用画面唤醒人民推动历史的进步。上海这座城市每天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版画家应该思考怎么反映这样的时代。同时,社会应该思考怎么充分利用版画这一艺术形态传达社会正能量,给人民以美的享受。
5月27日至6月7日,上海图书馆举办了《5月的鲜花---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版画作品展》,展出作品70幅,同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