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研讨会现场
“欲知大道,必为问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爱国必爱家,爱家先知家”“既要有大情怀爱国,也要有小确幸爱家”“让史志文化‘热’起来,让志书(‘死书’)‘活’起来”……在上海解放70周年前夕以“上海史志文化传播与推广”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历史学和史志学的专家学者就上海史志文化传播推广重要性、必要性及思路、举措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操作性建议。
据悉,本次活动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复旦大学指导下,由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上海通志馆承办,《上海滩》杂志编辑部、上海江南书院、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协办。
传播推广史志文化是打响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地方志是由政府组织编纂,全面记载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史料文献,具有完整性、系统性、权威性特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他指出,爱国必爱家,爱家先知家。传播和推广上海史志文化,就是要讲好上海数千年文明史、上海革命斗争史、改革开放发展史,增进大家了解家、熟悉家,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说,上海史志文化是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基础,传播和推广史志文化对进一步打响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数千年文明史使上海史志文化璀璨夺目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说,上海历史发展有四个重要时间窗口:崧泽遗址中发现的“上海第一稻”,揭示了6000年前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的遗迹; 1008年上海务设立,首次出现上海的名字,此后建镇设县,展开上海近千年的城市发展史;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对外贸易进入新起点,上海发展进入历史转折点;1949年上海解放,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70年来上海的建设发展举世瞩目。
系统丰富的史志文献为上海史志文化传播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录上海光辉历程,地方史志从未缺席,大量的上海史志文献成为上海史志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上海历来重视地方志开发利用,现存上海地区最早的志书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所修的《云间志》。民国时(1932年)成立了上海最早的文化机构上海通志馆,柳亚子为首任馆长。
1987年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上海启动首轮志书编纂工作,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首部省级通志《上海通志》和10部县志、12部区志、110部专志,总字数1亿6千余万字,形成上海首轮新编地方志书“一纲三目”的完整体系,系统梳理上海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全面记载上海解放后的历史与现状。2010年二轮修志启动,至2020年完成220部志书,对4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进行全面、系统、完整和真实的记录。
洪民荣表示,近年来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致力于存史“志库”、育人“知库”、资政“智库”“建设,形成文献整理、地情普及、地情研究、方志年鉴研究四大系列16种地方志开发利用系统性产品,出版11卷36册《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以及《补遗》《索引》、12卷《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3卷本《上海六千年》系列读本,《2018年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江南市镇研究》,等等。同时,市方志办与复旦大学签约,联合成立“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打造全国地方志事业高端发展平台。
多措并举,构建史志文化传播与推广的新格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在谈到如何有效宣传史志文化时表示:“史志文化传播推广应列入市委市政府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与会专家们亦认为,史志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打造立体宣传效果,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媒体宣传、文艺创作要把地方史志列入重要内容,让史志文化“热”起来;组织开展读史用志活动,让大部头的志书(“死书”)“活”起来;开展“海上名家系列口述访谈”,让历史的精彩与感动留下来。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东还建议聚焦“开放、包容、创新”三个关键词,并呼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史”。她说:“‘史’是什么,就是忠实地记录过去的事情,以滋养后代,而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将来的历史。年轻人很相信小确幸,就是小小的确实的幸福。我觉得年轻人既要有大情怀爱国,也要有小确幸爱家,应动员他们深耕细作身边的‘志’、身边的‘史’,让他们有一点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专家们还希望加大史志文献的开发利用,使之进一步通俗化,普及化,推动史志文化进机关、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军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及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现代媒体、高校、企业广泛合作,加快构建史志文化传播与推广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