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这是1938年茅盾在武汉时写的一句赞语,它形象地道出“孩子剧团”不平凡的经历。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创排革命历史题材新戏《孩子剧团》将于4月27日在马兰花剧场首演,4月21日,该剧社会开放日迎来首批小观众探班。《孩子剧团》以起于上海,归于延安的“孩子剧团”为题材,讲述一段儿童演员走向革命的轨迹。中福会儿艺剧院院长兼该剧监制蔡金萍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少先队成立70周年,《孩子剧团》社会开放日是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一堂别开生面的队课,教育大家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记先烈的贡献
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后,在石库门内的临青学校被迫停办,师生纷纷逃难。临青学校歌咏队的部分队员在难民收容所又聚到了一起,他们在年轻的共产党员方钟秀老师带领下,利用自己的特长,走上街头,走向工厂,唱救亡歌曲,演独幕戏剧,向群众做抗日宣传工作。大家觉得他们这个团体应该有一个名字,一个八岁的男孩说:“我们都是孩子,就叫孩子剧团吧。”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孩子剧团”就在炮火硝烟中成立了。剧团成立之初仅有22人,团员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8岁,团长也不过19岁。他们有的是逃荒来上海的苦孩子,有的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的是企业家的公子哥,有的是父母都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孤儿,有的是一心想读书却因战争无法继续求学的书呆子,还有从报上得知“孩子剧团”后,千里迢迢从山西赶来要求入团的童养媳……上海沦陷后,奉党组织之命,孩子剧团撤离上海奔赴大后方。他们从上海出发,途经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8个省市,行程两万多里,他们一路演戏,一路歌唱,宣传抗日,唤醒民众。《孩子剧团》编剧杜邨用纪实体的手法,以历史上“孩子剧团”的真实故事为灵感,创作了一个虚构的故事。作品没有去正面描写战争,而是着重刻画了七个出身不同,年龄不一的孩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逐渐成长的过程。
《孩子剧团》导演鲁伊莎认为,《孩子剧团》是一个关于一群年轻的孩子在现实生活,甚至是性命攸关的乱世中学习如何面对恐惧,面对残酷,面对艰苦而勇敢地生活的故事,“在炮火下的长途跋涉中,他们成为了勇敢的人,会解决问题的人,会关心他人的人,懂得生活不易的人,同时,也成为苦难中也能够发现生活美好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战士,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演出,就是对先烈最好的致敬。”
如何让当下小观众能真切感受到80多年前同龄人的心态?鲁伊莎表示,孩子剧团讲述了一个艰苦卓绝的革命故事,但基调并不压抑,全剧载歌载舞,帮助大家找到童年的状态,“讲孩子的故事,还原孩子的视角与声音,努力体验那个时代孩子的心情。他们许多人父母双亡,情感强烈又早熟,坚强得超越年龄,又有孩子的童真。”《孩子剧团》将剧情、舞蹈、歌唱融为一体,“加入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割裂为PPT式的片段。”
《孩子剧团》场景从上海一直走到武汉、云南、贵州等地,历经不同季节、不同风景。剧组专程到当年孩子剧团驻扎过的地方采风。“现实主义的戏,就是要老老实实做功课。”“孩子剧团”的旗帜给鲁伊莎留下深刻印象,这面旗帜也被运用到舞台上,“孩子们白天赶路,晚上演出,有时候互相拉着衣襟走路,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他们的整个生活都融入了剧团。”
逾八十高龄的中福会儿艺剧院老导演张承明,曾是“孩子剧团”一员,少年时期加入过由孩子组成的新安旅行团,他与小观众分享革命年代的红色感人故事。看到在座者有不少佩戴“三道杠”,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是大队长,当初在孩子剧团,沒有干部一说,干部就是干事员,为大家做好事。”小观众响起热烈掌声,回应前辈的期许,他们中有的人一大早从金山赶来《孩子剧团》社会开放日。
“演员不仅凭脑子演戏,仔细看仔细听,是丰富的源泉,没有生活的戏不值得一看。”张承明这样对剧组说。剧中主要演员杨斌、高珊分享心得,她们轮流饰演男孩角色“小石头”。“孩子剧团在老师带领下前行,有人负责剧本,有人管戏服,真的是一群小好汉,他们从道具、戏服到宣传册一点也不简陋。”高珊在采风后深有感触,专门写了人物小传,她还从自己儿子身上揣摩演好小男孩的感觉。杨斌现场示范,女演员演男生,从站姿、坐姿、说话声音都像变了一个人,引得小观众们啧啧称赞。为反映《孩子剧团》生活,演员们专门学习快板。社会开放日上,这段快板技巧“现学现卖”,又被传给了小观众,教学相长,现场比学赶帮,气氛高涨。
栏目主编: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