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欢迎访问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网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红色文化插上艺术翅膀 剪出邹韬奋曾经居住的石库门
时间:2019-01-02 10:51:14
浏览:

  12月30日,海派重彩画家、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白,向今年迎来开馆60周年的上海韬奋纪念馆捐赠了两幅作品,一幅海派剪纸,一幅水墨写生,均以上海韬奋纪念馆为原型创作。在捐赠仪式举行当天,韬奋纪念馆还携手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共同举办了一场“闪闪童心放光彩——李守白海派剪纸迎新活动”。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学习了剪纸的起源、流派、基本语言,跟着李守白亲自动手制作了蝴蝶剪纸。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韬奋先生曾在书中提及:“文学与美术所以有特异的价值,是因为文学与艺术代表最美善的欣赏作用。”韬奋纪念馆副馆长上官消波表示,希望红色文化插上艺术的翅膀,走进更多青少年的心里。

  近年来,李守白不论是剪纸抑或绘画作品,多半取景自石库门,用细腻的笔触记录老上海风情,被称为“石库门先生”。2018年,李守白与另一位画家范生福共同举办了一场老上海风情画展。为了展览,他重走了上海的十几条街坊弄堂,来到万宜坊,以韬奋纪念馆为题,创作了一幅海派剪纸作品。

  

  

  上海韬奋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人物类纪念馆,1956年开始筹建,1958年开馆,至今已走过六十个春秋。纪念馆位于万宜坊(重庆南路205弄)53、54号,是1930年建成的新式里弄建筑。其中54号韬奋故居,是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于上世纪30年代居住过的地方。此次李守白捐赠的《韬奋纪念馆》海派剪纸、水墨画两幅作品,不仅秉持了他一贯的艺术追求,同时也是他对于童年与少年时期快乐记忆的复刻,中学时期,他就在对面弄堂里的兴业中学上课,每天放学后会在弄堂里玩耍。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他主编的《生活》周刊、《抗战》三日刊等刊物,宣传抗日救亡,影响了一批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全民抗战》一刊曾达到30万份销量,这在识字率不高的旧中国是个破天荒的数字。他还创办了生活书店,冒着看不见的硝烟出版进步书刊,在民族危亡的黑暗时刻启蒙和鼓舞了一代中国人。

  

  韬奋先生和读过韬奋文章、受过他影响的人们都已离我们远去。如何站在新时代起点,让当下的年轻人了解韬奋、传承韬奋精神?邹韬奋纪念馆在近年尝试寻找全新的切入点,让艺术走进纪念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李守白的海派剪纸和水墨画将再一次为纪念馆的形象注入新的活力。剪纸作品主要采取镂空的剪刻方法,以柔美的笔触、流畅的线条、浓重的色彩,表现出了厚重的艺术底蕴,从而展现了韬奋纪念馆作为红色旅游基地的独特韵味。

  对话李守白

  问:剪纸作品是你创作的重要组成,你是怎样迷上剪纸的?

  答:从小我就生长在思南公馆、韬奋纪念馆周边,小时候在弄堂里玩耍的时候看到了好多人在刻花样。而且我父亲也是一位剪纸艺术家,他每天晚上坐在台灯下作剪纸的时候,我就会拿起地上的纸屑,对着灯光照出那些投影。我很迷恋那些影子,看到那些影子以后,自己脑子里就会有一种无形的想象。我想就是那个时候给我留下的烙印,会让我经常幻想怎样让一个图形可以千变万化。

  刚开始学剪纸,肯定是从传统开始学,比方说怎么徒手剪?怎么样设计一个稿子把它刻下来?之后又怎么样制作?受方方面面条件的影响,当初的材料很差。时代不断前进,剪纸这门艺术成为代表中华民族从农耕文化发展至今的缩影,而且是东方艺术的精髓。老外看我们中国剪纸,我经常跟他们说,这就是我们东方的素描,因为它就是两种关系,一个黑一个白,一个红一个黑,这样出来的效果更简练、更明了。

  问:以韬奋纪念馆外观为原型创作的这幅海派剪纸作品,创作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答:纪念馆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我的中学年代就是在马路对面弄堂里的兴业中学上课。每天下课以后,我们就会在这个弄堂里面玩耍,知道有这么一个纪念馆,但没有亲近它。这次能够用自己手上的艺术语言表现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也让我十分兴奋。

  我的艺术表现方法有重彩画、海派剪纸,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文创产品,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六个字,“中国风,上海情”。因为我是上海人,就想表达上海的故事,把上海的人文用我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

  问:对初次接触剪纸的小朋友有什么建议?

  答:剪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但我们现在缺少比较系统的教学体系。我在国外待过挺长时间,看到国外每到一个节庆,人们都很自觉地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走到街上。我想,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应该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地了解到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剪纸是如何制作的,这可能就是我们举办这类活动的意义。

上一篇:上海崇明竖新抗战博物馆举行开馆典礼

下一篇:2018年第12期《治国理政》内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