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治国理政》内参,自2013年以来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多次批示,这不仅是各级领导对复旦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和资政工作的认可,也是基地继续努力并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动力。
《治国理政》2014年第1期的《我们需学会算账:执政能力与执政成本之比: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米棉之战”的启示》,于2014年5月15日,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党史研究内参》录用,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部分)、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部分)等领导和部门。
《治国理政》2014年第2期的《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收益: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和启示》,于2014年5月20日,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党史研究内参》录用,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部分)、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部分)等领导和部门。
《治国理政》2014年第3期的《主旋律是怎么唱响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上海迅速掌握舆论主导权的经验》,于2014年5月30日,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党史研究内参》录用,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部分)、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部分)等领导和部门。
2014年5月13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同志,对《治国理政》报告的三期内容进行批示。曲青山同志指出《治国理政》报告很有质量,选题选的好,找准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了党史资政育人的功效和作用。望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同志们,再接再厉,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努力出更多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并请及时主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党史研究内参》联系,扩大报送范围,使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原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对《治国理政》内参批示4次,对治国理政的写作和报送提出高度评价,并鼓励团队再接再厉,持续报送,真正发挥资政功能和作用。